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客观上滞后于猪肉价格上涨,呈现渐进式状态,且南北地区在猪肉产销方面的不平衡,加上受限于活猪调运相关规定(11月底,中南六省(区)开始试点禁止非中南区的活猪调入中南区),生猪产能恢复在未来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南方主销区的生猪复产将会承受考验。猪肉价格仍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稳定猪肉价格的各种措施逐渐见效,11月以来猪肉批发价有所回落。不过,由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环比显著下降,即便今年11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势减弱,同比涨幅也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近期生猪生产出现转折性积极变化,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探底回升,生猪价格也回落趋稳。11月份活猪和猪肉价格明显回落。据监测,11月第4周,全国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32.26元,猪肉价格每公斤51.22元,连续4周回落,比价格高峰分别回落16.7%和12.6%。在保供应方面,12月10日,华储网发布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出库投放竞价交易4万吨。农业农村部在四川绵阳召开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帮带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座谈会上表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目前生猪生产出现止降回升的积极变化,产能正在加快恢复,但仍需一定周期,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助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提出了分区防控的措施。其中,东北、黄淮海、中南地区为生猪及产品调出区,要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贡献,实现稳产增产;东南沿海地区为主销区,自给率要达到并保持在70%左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通过跨区域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保证掌控猪源达到消费需求的70%等。农业农村部门作为生猪稳产保供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地方责任和中央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生猪价格连续四周回落,一些养殖户补栏的热情有所下降,这种波动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现在整体的生猪养殖收益还是比较高,虽然11月商品猪肉价格下滑了,但实际收益比10月还高,对市场复产、扩产能的刺激依然存在,并不会影响大企业以及出栏量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的扩产步伐。产能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就带来产能的快速增加,但生猪养殖收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养殖户补栏和行业产能恢复都有积极意义。旨在通过提升组织化的水平,通过大公司、协会带动中小养殖户的水平提升,压实养殖户的防疫主体责任,让所有养殖户都能意识到生猪保供扩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地和落实,进而形成政府、企业、养殖户的联合防疫体系,共同对抗非洲猪瘟。在倒逼各个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严格执行、落实中央关于生猪产能恢复、保障猪肉供应的要求和任务,旨在让相关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该任务的极端重要性。这个相当于生猪行业的五年规划,明确围绕产能、价格和保供等,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行业政策,但三步走的目标很清晰,每一年每个阶段的目标完全明确化了,以这个目标作为相关部门和属地管理的考核指标,有利于吸取教训,把之前的行业政策有针对性地落实和细化。此外,区域性的规划也非常明确,主产区、主销区各自的任务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