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消费增长作为“两翼”,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尽管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但通过内部改革与创新,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将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房地产、消费等传统动能具有周期性不同,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经济转型,形成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基于此,科技创新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新的消费场景等方式,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如今,资本市场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在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中,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成为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内容。
未来,资本市场将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支持力度,通过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鼓励科技型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消费增长与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轮’。从进出口结构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顺差占GDP比重约为10%,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约三分之一用于出口,一旦出口下滑,我国部分行业的产销错配问题或将更加严峻。
面对消费需求不足带来的潜在压力,各方都在积极寻求突围之策。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可通过加大对特定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扩大公共消费范围等方式,直接提振消费需求。同时,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结构,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有力实施、对教育和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增加,都将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此外,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将通过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重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变数”颇多。在李迅雷看来,全球经济分化态势明显,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调难度加大,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主张,可能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投资限制和贸易政策调整,或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一定压力。
欧元区经济将缓慢复苏,但通胀压力、劳动力市场紧张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仍将对欧元区经济的稳定增长构成挑战。此外,2025年日本经济反弹幅度有限,日元汇率升值空间也较为狭窄。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内外兼修方为“良方”。需要更加注重内生增长动力的培育,通过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也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