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一些发达经济体开始降息,最新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有所下降。然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前景并不明朗。此外,美欧一些人坚持保护主义立场,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发达经济体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面临的阻力不减反增。6月初,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宣布降息,引发市场猜测。市场机构认为,欧洲央行的降息决定发挥了“风向标的重要作用”,预计“更多的发达经济体将加入降息趋势”。降息后,利率仍处于限制性水平,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较大,但仍存在不确定性,“通胀回归目标的道路依然坎坷”。
此次降息之前,欧元区通胀数据小幅反弹。欧元区服务业的通货膨胀更为顽固,许多国家的数据显示5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如德国5月份通货膨胀率为2.4%,高于3、4月份的2.2%,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价格持续上涨。有分析认为,这说明造成欧洲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正在逐渐变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服务价格上涨。这也意味着欧元区的通胀将变得更加粘性,更难遏制。能源供需失衡对欧元区通胀的影响并未消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最新月度报告中维持对原油需求增长的乐观预期。市场预计,夏季燃油需求增加以及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减产,将使市场在第三季度出现可观的供应缺口。于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欧洲来说,这可能成为推高通胀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还面临着粘性通货膨胀的问题。日本的工资增长将对服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产生影响。数据显示,日本4月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2%,至107.1,为连续第32个月同比上涨。截至5月,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已连续4个月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有机构预测,日本5月核心CPI或将从4月的2.2%加速至2.6%。美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仍不明朗。美国劳工统计局6月12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上月持平,好于市场预期。不过,美联储在当天发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今年通胀率为2.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为2.8%,两者均上调0.2个百分点。美联储仍然没有足够的信心降息。美国通胀尚未走上“令人信服的轨道”,“低利率时代已经过去,长期利率将继续上升,中性利率将远高于美联储的预期”。
总体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形势并不明朗,但美欧一些人似乎想“让水更浑浊”。美国政府12日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将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及其几家附属公司列入制裁名单。同一天,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宣布,从第二天起停止美元和欧元的交易。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这种变化对全球能源市场和国际贸易稳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美国的唆使下,欧盟一些人挥舞着“保护主义”的棒子,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这一举措的后果:“电动汽车在欧洲的价格将受到明显影响,导致当地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增加。”欧盟的一些人愿意牺牲欧洲的利益,追随美国。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欧洲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复苏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