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尽管20世纪中叶以来合成纤维产量迅速增长,纺织原料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天然纤维在纺织纤维年总产量中仍约占50%。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长期大量用于纺织的有棉﹑麻﹑毛﹑丝四种。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石棉存在于地壳的岩层中,称矿物纤维,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供纺织应用。
棉纤维的产量最多,用途很广,可供缝制衣服、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也可用作帆布和传送带的材料,或制成胎絮供保温和作填充材料。麻纤维大部分用于制造包装用织物和绳索,一部分品质优良的麻纤维可供作衣着。羊毛和蚕丝的产量比棉和麻少得多,但却是极优良的纺织原料。用毛纤维制成呢绒,用丝纤维制成绸缎,缝制作衣着,华丽庄重,深受人们喜爱。在纺织纤维中,只有毛纤维具有压制成毡的性能;毛纤维也是纤制地毯的最好的原料。
1.2.2 主要分类
1.2.2.1 植物纤维
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又称为天然纤维素纤维。是由植物上种籽、果实、茎、叶等处获得的纤维。根据在植物上成长的部位的不同,分为种子纤维、叶纤维和茎纤维。
种子纤维:棉、木棉等;
叶纤维:剑麻、蕉麻等;
茎纤维: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等。
1.2.2.2 动物纤维
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又称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分为毛和腺分泌物两类。
毛发类:绵羊毛、山羊毛、骆驼毛、兔毛、牦牛毛等;
腺分泌物:桑蚕丝、柞蚕丝等。
1.2.2.3 矿物纤维
主要成分是无机物,又称为天然无机纤维,为无机金属硅酸盐类,如石棉纤维。
1.2.3 新型天然纤维
1.2.3.1 天然彩色棉
天然彩棉是一种自身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新品种,具有色泽自然、质地柔软、穿着舒适、不用染色加工、能减少污染环境的一种生态环保纤维。
目前,彩棉基本色调只有棕色和绿色两大类,由于彩棉深浅不一,可显现出多种颜色。彩棉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存在可纺性差,颜色种类少,色泽不稳定、易变色等缺点。
彩棉形态结构与白棉相似,纤维较细、生成的纤维素次生胞壁很薄,胞腔很大,色素主要分布在纤维次生胞壁中。
彩棉中纤维素含量占85-90%,而白棉中纤维素含量在94%左右。其余物质主要是蜡质,其含量是白棉的6-13倍,灰分含量是白棉的1.4-1.6倍,蛋白质含量是白棉的1.75-2.1倍,含氮物质也较多。
彩棉中铜、铁、锌、铝含量高于白棉,其它金属含量低于白棉。
彩棉天然色素不稳定,在染整加工中遇酸和碱、氧化剂易变色,加工中要注意变色问题。
1.2.3.2 天然彩色茧丝
蚕(茧)丝是天然纤维中珍贵品种,素称纤维皇后,而天然彩色茧丝更为珍贵。
天然彩色茧丝色彩自然、色调柔和、色泽丰富而艳丽,有些颜色采用染色加工难以达到的色泽。
桑蚕彩色茧丝主要有黄红茧系和绿茧系两大类,黄红茧系包括淡黄、金黄、肉色、红色、蒿色、锈色等;绿茧系包括竹绿和绿色两种。黄红茧系的颜色来自桑叶中的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新生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色素(叶黄素、蒲公英黄素、紫黄素、次黄嘌呤黄素);绿茧丝的色素主要为黄酮色素。
天然彩色茧丝的特性:
柞蚕、天蚕、野桑蚕、蓖麻蚕、琥珀蚕等所吐的丝大部分内部有很多空隙,最多达10%,是一种多孔蛋白质纤维,轻盈漂逸、吸湿性优良、透气性好、穿着舒适。
天然彩色茧丝具有很好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对UV-B透过率小于0.5%,UV-A和UV-C透过率不足2%。
茧丝外层丝胶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用野蚕丝无纺布接种黄色葡萄球菌、绿浓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使接种的细菌数减少99.9%。
抗氧化功能好。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在不良环境中会不断产生多种活性氧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氧化能力强,能破坏生物机体。彩色茧丝分解这些自由基的能力远远高于白茧丝,其中绿色茧丝能分解90%左右活性自由基,黄色茧丝分解50%左右自由基。将彩色茧丝制成内衣,或者做化妆品有很好护肤养颜作用,免除这些活性基对人体的危害。
在天然彩色茧丝的开发应用方面,日本、中国、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等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中国地域广大,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开发彩色桑蚕茧和野蚕茧资源。彩色资源开发应用,关键技术是品种选育和制丝技术。彩色蚕茧线色泽较稳定,在染整加工中变色较小,有一定的耐光牢度,是开发高档纺织品的极优材料。
1.2.3.3 原竹纤维
目前,生产的竹纤维有两种:一种为天然竹纤维(也称原竹纤维或天竹纤维),另一种为竹浆粘胶纤维(属再生纤维素纤维)。
天然竹纤维大多以纤维束存在,在物理-机械及化学加工过程中不破坏竹材的纤维素结构,只去除纤维素束内外的杂质(木质素、多戊糖、竹粉和果胶等),保留天然竹纤维素形态、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原竹纤维的优点很多:有较高的强度,吸湿排汗性好,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和抗紫外线功能,制成服装具有凉爽舒适性。
但原竹纤维在纤维提取过程中保留着纤维束状态,长度差异大,短者约2cm左右,最长的与竹节相近(约30cm左右),纤维纤度较粗,离散度大,手感稍有粗硬。
目前,产量较低,还未实现工业化生产,价格偏高。
由于原竹纤维性状和结构与苎麻相近,容易鱼目混珠。
1.3 咨询委托
项目合作目的:基于国内外纺织业的背景研究,考察以下内陆省市的纺织产业现状,为迪卡侬公司开拓采购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
目标省份(十三省、四版块):辽宁、河北、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苏北),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周边区域)、广西。
采购重点:天然纤维为主的面料、成衣,以棉为主、麻和毛为辅,包括织染一体化工厂、采购面料加工成衣的工厂等。
受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委托,由上海盛大金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其进行十三省天然纤维采购市场调查,作为其开拓采购市场方面的依据和参考。
盛大金石以市场调查、行业研究及投资规划为主营业务,完成的服装、面料方面的咨询项目很多:上海市某石化集团实业投资发展公司氨纶产品投资可行性研究、浙江省杭州市某服装集团上海徐汇服装推广中心投资规划、浙江省宁波市某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运营和特许经营可行性研究、上海某某纺织品有限公司企业并购咨询、日本某广告公司上海合资广告公司上海市(服装)商圈调查、宁夏某某股份有限公司羊绒制品国内市场发展战略规划、港资上海某时装有限公司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上海某某纺织品有限公司资产收购投资顾问等,完全具备执行此咨询项目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优势。
2. 研究对象
1) 天然纤维面料市场
2) 天然纤维成衣市场
3. 研究思路
1) 了解目标省份区域经济及纺织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2) 调查目标省份天然纤维及成衣市场的供应状况、用工状况、成本状况、区域纺织产业群状况等信息;
3) 本项目中的天然纤维及成衣,需要根据迪卡侬要求的产品种类做具体定义。
4. 项目主要内容
4.1 区域经济和纺织业分析
4.1.1 国民经济分析
4.1.1.1 经济规模
4.1.1.2 经济结构
4.1.1.3 经济规划
4.1.1.4 经济发展
4.1.2 纺织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4.1.2.1 市场规模
4.1.2.2 市场结构
4.1.2.3 产品特征
4.1.2.4 供求关系
4.1.2.5 竞争状况
4.1.2.6 进出口状况
4.1.2.7 相关行业标准、行业政策与影响
4.1.2.8 最新动向
4.1.2.9 存在问题与障碍
4.1.2.10 发展前景预测
4.2 区域纺织产地调研与分析
4.2.1 主要专业产地区域划分
4.2.2 产业链构成及特征研究(产业集中度及产业组合)
4.2.2.1 产业链构成
4.2.2.2 产业链现状
4.2.2.3 产业链问题
4.2.2.4 产业链出路
4.2.3 主要专业产地分析
4.2.3.1 产地规模(供应商量、出口量、产值、产量等)
4.2.3.2 出口目的地及客户类别(客户类型、档次,若有大型采购客户名录更佳)
4.2.3.3 供应商的类别(外商投资、合资、独资,提供一定供应商名录)
4.2.3.4 产品类别(根据当地特色及客户产品构成确定)
4.2.3.5 宏观政策(行业政策、政府支持力度、财税政策、环境政策等)
4.2.3.6 运输状况(如港口距离、高速公路、地方交通等)
4.2.3.7 当地政府的运输规划和投资计划
4.2.3.8 产业工人人数、稳定性及流向
4.2.4 成本分析
4.2.4.1 土地
4.2.4.2 能源
4.2.4.3 最低工资及社会保障
4.3 区域主要纺织产业群分析
4.3.1 产业群现状
4.3.1.1 发展现状与趋势(纺织工业园区概况)
4.3.1.2 业务类型(FOB、CMT、ODM、OEM等)分析
4.3.1.3 质量、价格、交货期等经营管理水平分析
4.3.2 纺织行业产业特点和优劣势分析
4.3.3 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3.4 纺织行业发展方向
4.4 区域供应商名录
4.4.1 营业额排名前20位供应商名录
4.4.2 产品类别
4.4.3 客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