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黄桥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一直以来都是泰兴市的重要乡镇之一。近年来,黄桥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多项光荣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牛仔布名镇”。最近,为进一步增强黄桥镇作为东部“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泰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黄桥镇作为泰兴市的城市副中心,与主城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黄桥镇作为泰兴东部地区12个乡镇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同时,黄桥镇也是全市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基地。位于黄桥镇区南侧的黄桥工业园区是黄桥镇工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木器(小提琴)制作为特色,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器为主导,化纤、工业材料、生物医药等多元化的产业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为用足黄桥镇作为“全国改革试点镇”的优势,充分发挥园区西临宁靖盐高速、东靠新长铁路客货编组站的交通区位优势,泰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对“一区四园”进行了重组,将黄桥工业园由原先的乡镇级工业园区升级为市级工业园区,用地面积由9.7 km2增加到18 km2,引导产业向园区转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
从空间上看,黄桥工业园区的升格实现了园区的空间拓展,为未来产业项目布局提供了广阔的后备资源。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黄桥工业园区的升格不能简单停留在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升级与优化。协调好园区与泰兴其它园区产业发展、作为泰兴副中心的城市功能与园区产业功能之间的关系,确定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状大园区的发展背景下,需要考虑黄桥工业园区内城镇功能、产业功能、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利用等方面内容,亟待通过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从整体上指导黄桥工业园区未来一段时间的产业发展。
二、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三、项目工作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争取达到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
引领产业发展:对园区内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进行深化研究,对现有产业的深化发展以及产业类型上的拓展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园区产业链进行规划拓展,分析研究新兴产业类型如新能源、新材料拓展的可能性,最终明确未来园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整体上为园区的产业发展理清思路,构建整体性发展框架,为引导园区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依据;
明确招商方向:在明确未来园区发展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确定管理部门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使《泰兴市黄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成为把黄桥工业园区推向更为广阔市场的宣传册、营销书;
指导规划建设:从可操作层面出发,在园区产业发展研究与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入园企业的空间位置,并明确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需求,使《泰兴市黄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成为黄桥工业园区后续开发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深度
作为未来黄桥工业园区未来的重要功能,需要从整体上考虑黄桥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包括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研究领域、空间布局、配套体系等研究论证。
学习借鉴苏南地区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以及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方向,如何对接?这个章节研究内容具体安排到1/2中去;
1、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黄桥工业园区内产业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主要包括:
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利税、工业增加值、历年发展趋势、企业规模)
产业结构(纺织服装业+小提琴+机械电器+化纤+医药+……)
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资源、交通……)
配套体系(服务、研发、物流、市场……)
产业空间分布现状
——根据现状产业的分析,找出工业园区未来整体打造存在的问题与优势。
2、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从黄桥工业园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园区的产业发展外部环境进行整体分析研究,以期为未来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提供基础和依据。
重点分析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产业的地域分工以及产业空间的梯度差异,寻找目前泰兴在长三角区域中的地位和参与地域分工的特征;
将黄桥工业园区放在江苏沿江地区范围内,研究黄桥工业园区在区域中的位置,产业发展上处于哪层梯队,从而为后续黄桥工业园区大区域层面的定位提供依据;
缩小到泰州、常州、无锡等周边乡镇工业集中区范围内分析,研究黄桥工业园区升级成市级园区后,与其它园区相比具有哪方面的比较竞争优势和存在问题。
分析黄桥工业园区未来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如何承接上层次梯队的产业转移,将其纳入到大区域范围中如何实现产业链的组织延伸拓展,如何参与地域分工体系。
3、产业发展定位、目标与策略
1)发展定位研究
依据园区面临的宏观区域环境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区内产业发展基础,从多个层面确定园区的发展定位。
园区在长三角和江苏沿江经济带中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在泰兴市区域范围内的承担的功能。
在分析产业现状、发展条件、发展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园区特色产业及相应的特色产品。
2)产业发展目标研究
从园区整体、分层次分析未来园区的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明确园区作为一个整体到规划期要达到怎么样的目标。
2)总量目标
定量地确定园区规划期内投入、产值规模、财税等各项经济目标。
3)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确定园区目前的支柱产业以及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适应大区域内产业发展的环境。
4)技术创新目标
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角度确定园区在规划期内研发投入、主要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等。
5)企业组织目标
确定未来园区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发展。
6)品牌目标
确定未来园区特色品牌产业建设的个数。
3)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在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园区不同时间段内、不同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发展策略。
现状支柱产业提升优化,主要采用研发平台搭建、产品技术创新等发展策略;
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培育,主要采用政策引导、载体建设、项目带动等发展策略;
以上路径需要深入研究后进一步确定与细化!
4、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研究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区域发展环境、园区产业发展基础以及产品市场情况分析研究后确定。
——重点扶持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牛仔布、牛仔服装、蓬盖类材料、土工织物、工业和建筑用材料、环保材料、防护材料;
乐器制造:提琴—琴盒—零配件生产、包装—会展—文化等产业。
——优化提升产业领域
机械制造:纺织机械、运动器械、汽车零部件、动漫器械等;
现代物流: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
科技孵化
——新兴培育产业领域
电子信息: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电存储材料、高亮LED、半导体照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考虑作为苏南产业转移对接基地;
新材料:光伏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储氢电极合金材料、新型二次电池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
5、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从园区空间利用现状与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出发,按照产业集聚集群、区域一体化、以交通干线与河流为界、生态、近期与远期建设相结合等原则,合理划分整个园区的产业功能分区。
6、产业配套体系研究
为加快黄桥工业园区制造业的发展,从配套角度出发,重点发展一些诸如专业市场、道口物流、信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园区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现行建设。
7、近期发展计划
依据前面规划、园区发展需要及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提出园区近期建设计划,包括产业发展重点、空间开发重点、配套设施整合与建设重点,筛选设计出近期黄桥工业园区最可能上马的产业引导项目。
8、保障措施
从政府管理、规划实施等方面提出战略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
五、工作进度计划
本规划编制时间计划初步拟定为2个月,主要分为4个工作阶段:
1、前期准备(1周)
(1)与泰兴市相关政府部门探讨,制订规划编制的最终实施计划书,合同洽谈,签订委托泰兴市黄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议。
(2)确定规划目标、总体思路,初步了解收集规划编制所需的相关基础资料。
(3)总师与规划工作组成员及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形成规划核心观点,并确定规划主要研究内容。
(4)规划工作组制定规划编制纲要,并请总师审核批准确定。
2、调研并编制规划初稿(5周)
(1)规划工作组成员对规划区域进行详细调研(为期1周,包括问卷、现场踏勘,各个部门具体调研等);
(2)按分工起草规划内容;
(3)每1周召开工作进展汇报会;
(4)项目负责人汇总形成初稿。
3、征求各方意见(1周)
(1)内部讨论、征求意见,规划工作组成员按分工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
(2)就规划征求意见稿重点征求泰兴市发改委、经贸委、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以及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意见。
4、定稿及成果鉴定(1周)
(1)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对规划作相应修改,由总师办审查后送领导签发,形成规划(评审稿);
(2)按客户要求组织成果鉴定,邀请委托单位、管理部门及专家对规划报告进行鉴定。
(3)根据评审会意见和要求,对规划稿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形成泰兴市黄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最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