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继续保持温和复苏的态势,全球贸易存在不确定性和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会导致不同经济体分化加大。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适度宽松,预计全年有望降准1个百分点左右,释放近3万亿元流动性;降息幅度可能保持在40—50BP左右。全年GDP增速目标设在5%左右比较合适。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预计2025年全年降准1个百分点

202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温和复苏的总体特点。在疫情结束后,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复苏。然而,这一进程并不平坦,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以下是2024年全球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贸易数据的超预期表现。全球经济在逐步恢复过程中,贸易状况的表现比整体经济增长更为亮眼。贸易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贸易运行处于进一步修复阶段,其恢复速度超出了预期。这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外部需求的支撑。二是政策操作低于市场预期。2024年三季度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低于市场预期。具体表现为降息速度相对较慢,美联储的降息步伐没有达到市场原本的预期;降息力度较小,降息幅度也低于预期,显示出较为谨慎的政策调整。这一变化对市场预期和全球资本流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是2024年全球经济的重要观察点之一。三是美国大选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再度当选。这一事件对全球经济未来运行带来了深远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政策的不确定性,由于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及其商人背景,他的政策逻辑难以预测,将在贸易、外交和国内经济政策上带来显著变化,对2025年的全球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对202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方向与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世界经济温和复苏。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继续保持温和复苏的态势,然而,不同经济体表现各异:美国经济运行状况在发达国家中表现较好,增速高于欧洲;欧洲主要经济体如德国和法国增速显著下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政策可能继续向宽松方向调整;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高于发达国家,贸易增长更为迅速,经济运行状况总体较好。

二是全球贸易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全球贸易可能总体保持温和增长,但冷暖交织、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上半年全球贸易表现较为平稳,延续复苏趋势;下半年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对主要经济体构成负面压力。

三是通胀持续回落。2025年全球通胀可能延续下行趋势,油价可能保持低迷,全球产业链逐步复苏,劳动力供给充足,推动生产成本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可能在未来三年进一步下降,到2027年接近2%的政策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推高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改变全球通胀的下行态势。未来通胀趋势需关注关税措施的实施时机、力度及覆盖领域。

四是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2025年,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可能进一步显现:美国降息步伐较为谨慎,以防通胀反弹;欧洲受经济下行压力驱动,欧央行降息力度较大;日本货币政策操作较为谨慎,同时存在适度上调利率的需求;发展中国家整体通胀缓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以支持经济增长。

五是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加大。2025年国际外汇市场可能面临显著波动,特朗普政府或对中国实施高科技领域打压及贸易制裁,可能引发市场避险情绪,推高美元汇率,同时增加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压力。回顾历史,2018—2019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曾导致人民币显著贬值。2025年类似政策可能再次引发较大幅度的外汇市场波动。

在地缘政治方面,在全球格局下,单一势力控制全球运行的能力正在减弱,这使得全球安全局势面临较大的隐患。

美国的地缘政治政策预计将出现显著变化。2025年,美国经济运行可能面临挑战,尤其是由于加征关税等举措可能引发的与一些经济体之间的冲突,对美国自身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欧洲经济运行状况也值得担忧,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许多利益受到持续损害。在德国、法国经济放缓、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其他欧盟国家经济也必然受到影响。

新兴经济体增速相对较高,而发达国家中,美国状况相对较好,日本也在逐步恢复。然而,受俄乌冲突影响,加上美欧关系的微妙变化,欧洲经济可能会继续朝着疲弱的方向运行。2025年的世界经济复苏路径充满了新的不确定性。美国政策的变化、中东和欧洲动荡局势的进一步发展,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和分析。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总体来看,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2025年经济工作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着力实施有针对性的举措,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2025年各项重点工作的首位,凸显了扩内需的重要性。同时扩大了提振内需的范围,目标是全方位而非局部,充分体现了当前内需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科学理性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2025年我国可能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三是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会议要求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即是要持续、稳健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中重点强调了国企改革、支持民营经济、规范涉企执法、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平台经济发展、财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七个方面。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稳外贸稳外资。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尽管“稳外贸”“稳外资”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会不同程度地提及,但在2025年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又高于以往。

五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扩大消费与投资。根据会议的精神,2025年我国将运用财务资源继续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居民转市民将大幅提升其消费层级,包括住房、衣着、交通、教育、医疗及其他服务业支出将大幅增加,预计每年农村转移市民人口享有的公共财政保障支出规模将提高50%以上。

六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缓释总体风险水平。2024年年底的10万亿元化债安排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2025年地方债务风险将明显下降。本次会议重点部署了房地产市场风险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处置问题。关于房地产市场风险,会议主要做了三方面管控工作的安排:首先是有效刺激需求端,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其次是合理控制供给端,合力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和推进存量商品房处置工作。最后是推进企业端模式升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2025年将持续推进完善各地住房发展规划,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实现“人、房、地、钱”要素的有效联动;金融体系将持续增加白名单信贷投放规模,改善房地产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资金状况等。

七是高质量达成经济增长目标,为“十五五”开局打牢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达成预期目标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跨越中等发达国家门槛,经济必须保持4.5%以上的增速,2025年GDP增速目标设在5%左右为宜。

八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财政赤字将突破4%。2025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加深,国内需求提振仍有一定难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将面临不小压力。为此,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政策基调,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稳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此次对宏观政策的适时调整具有较好的前瞻性,2025年宏观政策施政思路将更加积极,操作工具更加丰富,实施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综合性,一系列积极有为的组合拳有助于缓解内外压力,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九是货币政策基调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会议提出,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适时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基调的调整可以更大程度上配合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双松”组合,进一步增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果。首先是“适时降准降息”,全年有望降准1个百分点左右,释放近3万亿元流动性;降息幅度可能保持在40—50BP左右。其次是“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2025年有望进一步提升现有结构性工具的额度与使用率。最后是“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央行将积极拓展职责范围,进一步创新金融工具增强对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与调控能力,保障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十是强化系统思维和预期管理。会议特别强调“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重要性,既体现了中央对于进一步做好政策协同的决心,更体现了对预期管理的高度重视。做好政策协同和预期管理,意味着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将进一步打好政策“组合拳”,使得各类积极的宏观政策、非经济性的政策和举措同向发力、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稳定预期,推动经济运行的正循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3265008

邮件:service@maxgoldston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微信沟通
微信沟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