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湘北森隆有色金属10万吨铜、6万吨铅冶炼项目由湖南湘北森隆实业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森隆实业为了寻求企业发展的更大商机,与湖南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及水口山有色金属冶炼集团达成了常年技术服务协议,投入有色金属矿业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及贸易等,使公司发展为多元化的企业实体。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让湘北森隆文化引领企业远航,形成有湘北森隆特色的集环保产业、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冶炼、房地产开发、汽车服务业、酒店服务等为一体的实业公司。
二、项目背景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南疆地区,行政区域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距乌鲁木齐470多公里,此地矿产资源较丰富,根据巴州国土部门提供的资料:有色金属资源普查总和量为780多万吨,其中,铅、锌、铜、金、银、镍等现已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总计约(有祥查报告的)200万吨左右。
由于国家对新疆的资源保护政策及其他一些原因,巴州丰富的有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对新疆一系列开发政策的实施,巴州的有色矿产品开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有色冶炼及其产品深加工还是空白,随着内地有色金属资源的日益贫乏,新疆的资源优势正在凸显,巴州有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选择在巴州投资建设有色冶炼企业有着良好的契机和发展前景。
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有色金属资源简介
巴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大,以铜、铅、锌、金、银、镍等为主。根据巴州国土部门提供的可靠资料,铅锌矿累计探明储量150万吨金属量,主要分布在若羌、且末、和静、和硕、轮台、尉犁等县市,目前已设置探矿权150多个。其中,位于若羌县的维宝铅锌矿,勘探面积55平方公里,探明铅+锌资源量61万吨,预计开采矿石量100万吨,生产铅锌精粉5万吨。同样位于若羌县的喀腊达坂铅锌矿,已探明铅金属量9.4万吨,锌金属量19.97万吨。位于且末县的卡特里西铜锌矿已探明铜+锌资源量35万吨,伴生铅3.8万吨、银87.2万吨,采矿工程达到处理矿石量30万吨规模。
铜矿累计探明储量70万吨,主要分布在若羌、且末、和静、和硕等县市。除了且末县的卡特里西铜锌矿外,若羌县红土梁铜矿矿区面积17.78KM2,探明铜资源储量30万吨,若羌县黑石崖铜矿探明铜资源量10万吨,若羌县条石山铜金矿探明铜资源储量20万吨,若羌县大青山铜矿已建成日处理300吨选厂两个。
镍矿由湖南新华联泰德公司开发,已探明三个矿区以铜镍矿为主,其中,镍资源量67.4万吨。
巴州的有色金属资源量大、质优,在内地有色金属资源日益贫乏的今天,巴州有色金属资源现已探明的储量,有着极大的资源优势。
四、项目投资计划
投资总额为25亿元,打造巴州乃至新疆地区,集有色金属采、选、炼及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以铜、铅、锌、金、银、硫酸等为主产品,综合冶炼产能达25-35万吨的有色金属基地。根据巴州地区的有色金属开采规模和计划,投资期为3年3个阶段。
五、工艺技术选择
目前,铜、铅冶炼方法有很多,但是在火法冶炼中既能够处理铜精矿又能够处理铅精矿的熔炼技术只有氧气底吹熔炼法(即水口山炼铜(铅)法,综合分析巴州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的现状和目前国际国内冶炼技术的发展趋势,选择目前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广的富氧底吹熔炼技术。该工艺主要优点如下:
1、工艺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工艺是我国自行研发的熔炼技术,不必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
2、建设投资较省,生产费用低。该工艺流程短,配置简单,建设速度快,投资较省。
3、原料的适应性强,无需干燥和制粒。
4、燃料的适用范围广。无烟煤、烟煤、焦粉和天然气均可作为燃料。
5、良好的卫生条件。富氧底吹熔炼炉炉体密封好,无烟气外逸,操作环境好。
6、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富氧底吹熔炼炉操作和控制较为简单,生产过程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控制。
7、“氧气底吹炼铜(铅)法”(水口山法)在铜和铅冶炼熔炼工艺中有着较强的技术优势,其中,氧气底吹法炼铅以湖南水口山冶炼集团、河南豫光金铅等为代表,已形成成熟的工艺技术体系。氧气底吹炼铜以山东东营和山东恒邦为代表,也已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湖南湘北森隆实业有限公司和拥有该工艺的专利权的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已达成技术合作意向。
六.项目进度
6.1项目支持政策
巴州湘北森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10万吨铜、6万吨铅冶炼项目,根据工信部“工信部产业【2020】617号文件,此项目享受国家对新疆的“差别化产业政策”,由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和环保厅进行同级项目审批。同等规模的有色冶炼项目,在除新疆以外的其他地区,均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及环保、资源的制约。根据巴州办【2022】11号文件,已将此项目已列入十四五巴州工业重点项目,并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
6.2项目进度
企业与州、县两级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以来,在州、县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政府部门的协助下,到目前为止,项目已完成:企业注册,州、县境内的资源可靠性落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厂工业用地的批复、项目初步设计等工作。现在正进行项目环境因素影响评价、安全生产评价、项目备案、项目正式设计等工作。可获自治区环评和项目备案的正式批复。
七、项目的资源保障政策及相关文件
7、1 相关文件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若羌县人民政府已经与湘北森隆实业有限公司达成总投资 2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集有色金属采、选、炼及产品深加工为一体,以铜、铅、锌、镍、银等为主产品,综合冶炼产能达25-35万吨的有色金属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见附件1、2)。
7、2原料保障
为确保资源的可靠性,由州、县两级政府根据新疆自治区“项目配资源”的原则,出台了对巴州湘北森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关于项目资源保障的承诺函。巴州人民政府为实现矿产资源就地转换,发展经济社会,贯彻实施国务院30号文件精神,目前,正在对巴州区域内的8县1市的有色金属资源进行进一步控制,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对州域内的有色金属资源统一调配,实施“分散开采、集中冶炼”的有色金属行业政策。有政策的支持和巴州区域内丰富的有色金属储量支撑,巴州湘北森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10万吨铜+6万吨铅冶炼项目得到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7、3地理、交通
项目建设地位于新疆巴州若羌县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内。若羌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缘,阿尔金山北麓,东与甘肃、青海接界,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与且末县毗邻,北与尉犁县及吐鲁番、哈密两地相交界。县境东西宽600公里,南北长580公里,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浙江省或5个台湾省,堪称“华夏第一县”。县城北距库尔勒444公里,由国道218线相通,东西由国道315线与青海省和且末县相通,是新疆的第二道东大门。218和315国道贯穿县境,218国道已于2002年底全线通车,均已是柏油路面,315国道计划2007年年底全线通车,315国道(或“国道315线”、“G315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新疆喀什的国道,全程3063千米。218国道(或“国道218线”、“G218线”),起点为新疆伊宁,终点为新疆若羌的国道,全程1067千米。
即将新建的若羌楼兰机场,预计2016年投入使用,2012年开工的青新铁路经过若羌县到达青海,将是国家的又一条战略铁路,若羌县将成为新疆与内地联通的交通枢纽。